您目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原站数据 > 科技服务 > 科技成果鉴定 > 鉴定成果一览表 > 正文

已鉴定成果:

307白TM抗黄变白面漆

萨普系列皮卡自主开发及其关键技术

奥铃系列轻型载货汽车开发技术

益科乐活力菌及在养殖业上的应用研究

260t/d炉排-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

韩系轿车汽油机油的开发及应用

丰田轿车最新规格发动机专用油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通用型开式齿轮油的研制


成果名称:307白TM抗黄变白面漆

完成单位:北京展辰化工有限公司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5]第01号

所属领域:日用化工

成果摘要:

装修领域用白色油漆的变黄大多是因为所用树脂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色基团的缘故。307白TM抗黄变白面漆采用独特配方合成耐老化抗黄变树脂及运用耐老化助剂,运用于装修白漆。合理的耐老化助剂搭配,使其抗黄变性能更优异。该工艺简单易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业化生产。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游离TDI,成本较低,性价比远远高于传统产品,市场推广优势巨大。

鉴定意见:

307白TM抗黄变白面漆采用聚酯/聚醚多元醇混合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方法,合成出的树脂既能常温自干,又可以加入胶联剂干燥,比常规丙烯酸树脂干燥迅速,硬度高,对木材附着力强,丰满度好。

采用聚酯多元醇与IPDI预聚物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胶联剂,既降低了成本,又打破了常规PU木器涂料需使用TDI、HDI预聚物的做法,改善了使用性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

其具有良好的抗黄变性能,且可用喷涂、刷涂的方法施工,是传统PU和NC白色漆的升级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成果名称:萨普系列皮卡自主开发及其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6]第01号

所属领域:汽车制造工业

成果摘要:

针对国内市场皮卡仿制开发、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及节能要求,萨普系列皮卡通过利用福田公司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及其关键技术,围绕环保、节能和安全三大主题,对底盘、动力进行全面技术升级,车身、内外饰和灯具全新开发。所开发的萨普系列皮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操控性能领先于竞争对手,受到英国莲花公司国际专家的肯定性评价。

鉴定意见:

通过应用平台模块化技术、先进的开发流程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等整车自主开发技术,规划并先后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包括了二十余种车型在内的、新一代萨普系列皮卡,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过程质量控制能力,辐射带动了国内相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技术、制造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成功应用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有效解决了市场和工程开发之间容易脱节的问题。皮卡造型方法与国际接轨,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CAE先进模拟分析手段的应用,对整车和零部件性能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达到了轿车水平。采用三级吸能防撞转向管柱系统等项技术,实现了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提升了产品档次。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在同类型产品开发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加强在NVH特性等方面的CAE技术研究,并在其他车型开发中推广应用。


成果名称:奥铃系列轻型载货汽车开发技术

完成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6]第02号

所属领域:汽车制造工业

成果摘要:

奥铃系列轻型载货汽车是福田公司实施“专家人才、专家技术”战略,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两年时间,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顶级产品。车身设计模块集成化,造型设计全数字化,车身结构设计与CAE分析协同工作,国内轻卡首创组合仪表指针电子式步进机驱动。整车采用Top-Down设计流程,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底盘部分的制动系统专门研制了一种真空电磁阀,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转向系统、进排气系统和发动机等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装配工艺水平。实现了欧Ⅲ排放的自主标定,噪声、油耗等技术指标也达到了国内领先。

鉴定意见:

该系列车型车身开发技术采用全数字化造型设计,从二维(2D)效果图到3D数据模型、CG动画渲染、数控编程NC加工油泥模型、激光扫描(ATOS设备)数据采集、class-A表面光顺处理、NC加工树脂主模型等技术保证了数字化造型与实际产品一致性。

该系列车型车身验证探索了一种由数字化结构设计到NC加工快速成型(RP件)的设计验证方法,提高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整车开发技术采用Top-Down设计流程,减少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

奥铃系列轻型载货汽车开发技术采用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成效显著,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系列车型的设计开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车身结构动态特性研究。


成果名称:益科乐活力菌及在养殖业上的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北京格林弘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6]第03号

所属领域:生物工程

成果摘要:

养殖业是我国农村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与国内外用于养殖业的微生态制剂相比,益科乐活力菌菌种组合合理,所用菌种均来自国家菌种资源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生产工艺科学,使用方法易于掌握,使用范围广,已在畜禽、水产和宠物饲养上普遍使用。

益科乐活力菌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筛选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用其发酵饲料后,能促使饲料酸化软化和养分的有效化。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减少了药物残留,对养殖废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养殖场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和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鉴定意见:

在吸收国内外相关产品优点的基础上,益科乐活力菌具有菌种组成合理,综合功能强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在养殖业上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试验和应用。其优势在于:促使饲料酸化、软化和养分的有效化,尤其对提高某些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效应显著,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加大推广力度。


成果名称:260t/d炉排-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

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7]第01号

所属领域:节能及环境工程

成果摘要:

清洁焚烧和综合利用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技术,该技术采用循环流化床焚烧方式,复合了炉排段作为干燥和进料装置,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进料、排渣、控制污染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150t/d垃圾焚烧炉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清华大学开发了260t/d炉排-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并在吉林长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电站进行了工程实施和应用(2×260t/d),且于2005年10月通过了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代分析中心的测试。依托于该工程的北京市科委课题《日处理2×260吨垃圾焚烧炉系统完善化研究》(课题号H020620330120)也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结题验收。

鉴定意见:

该垃圾焚烧技术有如下创新点:设计集成了预热垃圾的固定炉排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相结合的复合炉型,具有新颖的配风和燃烧组织,实现了垃圾焚烧的高温度、高扰动度及长时间停留,采用全炉膛覆耐火材料等稳燃措施,做到了很低加煤量情况下低热值原始垃圾的稳定洁净焚烧;采用了热管空预器等防腐措施,设计了特殊的倾斜布风板、全定向风帽床上排渣结构、带滚筒筛的水冷除渣机和在线细渣循环,保证了大块不可燃颗粒的排出和正常物料循环与流化要求;采用炉内脱酸、两级除尘、干式脱污及活性炭喷入等措施,烟气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该焚烧炉工艺系统完整,能够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并使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投资和垃圾处理成本大大降低,具备在我国全面推广的经济可行性。

建议课题组对焚烧炉密封系统进一步加以完善,尽快实现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成果名称:韩系轿车汽油机油的开发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北京)中心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7]第02号

所属领域:精细化学工业

成果摘要: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污染和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促使各国日益严格的环保、节能法规相继出台。不断严格的环保节能法规直接影响着汽车制造工业不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并促使车用润滑油的不断升级换代和各汽车制造商各自润滑油规格的发展。本课题研制的SL 5W-20汽油机油产品,通过了现代内部的300小时发动机高转速强化耐久试验、极寒环境下行车试验,研制的5W-20通过了北京现代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ISIR质量认证。验证了开发的产品在北京现代汽车上的适用性。

采用Ⅲ类基础油及部分合成基础油配以多种功能添加剂调配而成,满足了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在粘度指数、倾点、薄层氧化等指标的特殊要求。在油品台架试验性能上满足同类质量级别的性能要求,理化性能指标满足北京现代汽车公司的要求,已经为北京现代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装填及售后服务用油,使韩系汽车用润滑油产品的国产化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鉴定意见:

经对基础油和各种功能添加剂进行了筛选,确定采用加氢基础油(Ⅲ类)和部分合成基础油,并与多种功能添加剂调配,开发出现代汽车专用发动机油,制定了企业标准。理化性能测试、模拟评定实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及300小时发动机强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油品综合性能达到、部分指标超过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的技术指标(MS515-06)要求。

黑河冬季-40℃行车试验表明,该油品在NF SONATA、雅绅特、依兰特等现代系列轿车上具有优异的低温适应性。

该油品的综合性能与韩国SK公司相应产品性能相当,在国内同类油品中,低温性能指标处于领先水平。该油品的工业化生产和销售,为韩系轿车用油的国产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建议在总结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研制油品的推广及应用工作。


成果名称:丰田轿车最新规格发动机专用油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北京)中心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7]第03号

所属领域:精细化学工业

成果摘要:

通过试验室的理化实验、模拟评定实验对基础油、黏指剂、降凝剂和功能添加剂及抗泡剂筛选,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最终产品的评定,研制产品达到TSK1500G(SM,EC 10W-30)丰田轿车最新规格汽油机专用油技术标准,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损性、清净分散性、燃料经济性等特性。通过实际道路3万公里行车试验来验证研制油品在广汽丰田新款凯美瑞轿车上的适应性及可靠性。

丰田轿车专用汽油机油,执行企业标准Q/SH303 412-2006。

研制的油品性能等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最高等级,满足丰田公司最新发动机专用油规格标准(SM,EC),已经成功为广汽丰田轿车发动机进行配套。

广州丰田整车和发动机专用油项目的建立为国产润滑油公司与日系汽车OEM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推进日系汽车用润滑油的国产化具有深远意义。

鉴定意见:

根据丰田轿车最新规格发动机专用油标准TSK1500G(SM,EC)的要求,对不同基础油和各种功能添加剂进行了筛选,平衡了添加剂对研制油品的抗氧化性能、抗磨性能、清净分散性能、高低温流动性能、抗泡性能以及对橡胶密封件的相容性能、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发出丰田轿车发动机专用油品SM/GF-4 10W-30,并制定了企业标准。理化性能测试、模拟评定实验及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油品综合性能达到、部分指标超过TSK1500G(SM,EC 10W-30)规格产品的技术要求。

经丰田CAMRY轿车在不同道路不同载荷条件下3万公里的行车试验,油品性能检测及发动机拆检,结果表明,该油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成功研制符合最新规格TSK1500G(SM,EC)要求的油品SM/GF-4 10W-30并实现产业化,属国内首例。该油品的生产和销售,迈出了日系丰田轿车用油国产化的关键一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国内其他日系汽车用润滑油产品的国产化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建议继续加强对研制油品SM/GF-4 10W-30的推广应用工作。


通用型开式齿轮油的研制

成果名称:通用型开式齿轮油的研制

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北京)中心

鉴定编号:京清工研鉴字[2007]第04号

所属领域:精细化学工业

成果摘要:

该产品改变以往沥青质基础材料的应用,不仅使产品在性能上保持了原有开式齿轮润滑剂的基本性能,同时在一年四季不同气候条件下均可使用同一产品。在润滑方式上不仅能够应用于浸润式润滑,也可用于喷雾式润滑。产品综合成本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优势。在油品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喷雾效果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产品性能满足国际通用的极压开式齿轮油的标准指标,同时满足高于AGMA251.02EP的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企业标准。产品理化性能及模拟评定性能表现优良,另在喷雾效果上通过专业油气喷射装置的监测,喷雾效果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鉴定意见:

根据开式齿轮设备的运转特点及工况要求,对不同基础油和各种功能添加剂进行了复配考察,平衡了添加剂对研制油品的极压性能、抗磨性能、防锈性能、储存稳定性、喷雾性能等的影响,同步提高了油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成功研制出3个粘度级别的通用型开式齿轮油。理化性能测试和油品的特征模拟评定实验的结果表明,油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油品水平。

研制油品的喷雾性能超过了国外产品,可适用于浸润式润滑或喷雾式润滑的开式齿轮设备。

用户现场使用试验表明,所研制油品具有良好使用性能,满足了开式齿轮设备运转工况的要求。

该油品首次以油溶性添加剂替代固体添加剂,提高了储存稳定性,其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研制油品的推广应用工作。

关闭